在國家標準《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》的報批稿面世前,記者通過部分起草人和起草企業了解到新國標將擴容紅木樹種,這一消息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。日前,記者獲悉,最終的新國標《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》作為基礎標準未對紅木家具用材的樹種范圍作出技術界定,因此不存在“擴大樹種范圍”的說法,新國標增加新樹種可能無望。
增加樹種惹爭議
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告訴記者,元亨利作為主要起草單位之一,見證了新國標從起草到報批的一路艱辛。他表示,是否增加新樹種是業界對新國標爭議的焦點。在制定新國標的最初,從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,的確考慮過增加新樹種,但最終在進行國際公示時,并未將擴大樹種范圍列入其中。
對此,楊波解釋說,紅木家具使用的樹種涉及到多種瀕危樹種,不少用材都是熱帶森林中的保護性資源。近年來,由于國內紅木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,木材的開發和使用的數量也不斷增加,若新標準增加新樹種,在WTO進行公示,會引起國際非議,也難以得到認可。因此,新國標在大眾審定后,全國家具標準化委員會又在深圳召開討論,將樹種附錄去掉。
因此,《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》作為基礎標準未對紅木家具用材的樹種范圍作出技術界定, “擴大樹種范圍”也并無提及,增加樹種這一話題以后將在紅木標準化體系中繼續討論。
新樹種牽涉多方利益
增加新樹種從最初的沸沸揚揚到如今塵埃落定,有人歡喜有人愁。連天紅紅木營銷中心主任劉海潮告訴記者,開發和使用新型紅木木材,能解決紅木資源匱乏的困境,保證紅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。
記者走訪市場發現,持相同觀點的企業不少。在西三環紅木街,多位商戶表示,目前國內紅木資源稀缺,而市場需求卻在不斷擴大,加之紅木出口國對珍貴木材進行保護,限制出口,對原材料大量依靠進口的中國紅木市場來說,更是雪上加霜。